作者: 來源: 閃電新聞 發表時間: 2025-09-05 17:24
齊魯網·閃電新聞9月4日訊 山東擁有3500多公里海岸線、近16萬平方公里海域,近年來,山東突出文旅業態創新,建設青島國際郵輪母港,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郵輪文旅新標桿。
山東沿海7市吸引國內游客4.8億人次,國內旅游收入5360億元,這是2024年沿海城市的成績單,海洋文旅新場景、新平臺、新項目不斷涌現,拉動兩項指標比上年分別增長11.5%和12.6%。
伴隨汽笛長鳴,豪華郵輪“招商伊敦”號在青島國際郵輪母港靠岸。這次,是青島國際郵輪母港首次接待過夜訪問郵輪。
青島國際郵輪港區服務管理局黨委委員、副局長張平:“ 從今天起至11月,‘招商伊敦’號將連續8次到訪青島,5個過夜航次讓游客深度體驗青島城市的獨特魅力。將為山東帶來年度最大入境旅游團,累計帶來約5000名國際游客。”
青島國際郵輪母港的前身是青島港老港區,這個客貨運碼頭隨著城市發展逐步外遷。青島決定將這里打造成一個文旅新地標。
青島國際郵輪港區服務管理局郵輪文旅部部長郝東陳:“到青島郵輪母港2015年開港的時候,基本上形成了上海、天津南北兩強并立的格局,對青島來講,我們在引進航線和拓展客源方面,夾在兩強之間,就處于一個非常困難的地步。”
想在夾縫中突出重圍,需要精準的定位和方向。隨著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作為龍頭城市的青島,迎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青島國際郵輪母港將客源市場瞄準了沿黃的“朋友圈”。
青島國際郵輪港區服務管理局郵輪文旅部七級職員江淼:“首先就是青島郵輪母港,是在所有中國北方港口中距離公海和日韓最近的,所以從青島出發乘坐游輪去日韓,可以節省大約一個航海日左右的時間。外地游客來青島,不管是選擇公路、鐵路還是航空的運輸方式都是非常便捷的。”
2022年,山東著力打造“沿著黃河遇見海”文旅品牌,借著品牌打造和全方位推介,青島國際郵輪母港在黃河流域聲名鵲起。
青島國際郵輪港區服務管理局郵輪文旅部六級職員王羿舜:“我們以沿黃流域為我們的重點核心客源腹地,通過這種全國各地奔走聯絡,確立了一批優秀的合作伙伴,在一些推介會上,甚至有旅行社當場確定了上百個艙位的訂單。”
現在,青島國際郵輪母港年接待出入境游客量躍居全國郵輪母港第六位、北方第二。但長久以來,這里僅僅是游客的一個中轉站,要想對文旅、消費等形成全方位拉動,必須讓游客留下來,打造郵輪旅游的目的地和出發地。于是,青島將郵輪港區的旅游產業向陸上延伸,構建泛郵輪產業生態。
青島國際郵輪港區服務管理局黨群工作部部長、投資促進運營部負責人李向軍:“我們建了世界之眼、數字海洋國際中心等等相關的商業配套。我們也是開發了有7處歷史文化街區,這些很有歷史風貌的街區有很多旅游和參觀的動線,總的建筑面積30多萬平米,各種傳統的業態和新鮮的業態,能夠給游客帶來山海之間不一樣的體驗。”完善配套的同時,圍繞產業鏈進一步延展,青島通過市北建投集團入股上海藍夢國際郵輪公司,這家公司擁有兩艘大型國際郵輪。2024年3月,上海藍夢郵輪北方總部落戶青島。
青島郵輪旅游發展聯盟秘書長孫齊:“這也意味著我們青島的郵輪產業布局到郵輪產業的中高端。我們通過投資上海藍夢郵輪,也順利的打通了產業鏈的上下游,我們從組織游客到船舶供應到游輪人才的培養,包括游輪的維護和保養,把上下游的資源集聚到青島。”
今年7到8月,上海藍夢旗下的“藍夢之歌”號開啟暑期郵輪季,青島與之共同打造了“海上啤酒節”“郵輪+演藝”等新業態,讓青島乃至山東的產業與郵輪深度融合,相促共榮。
青島國際郵輪港區服務管理局黨委副書記、常務副局長高波:“今年預計運營航次約30個,較去年增長40%以上。通過招引郵輪公司區域總部落戶、推動全省首單豪華大型郵輪在青維修等業務,實現了青島郵輪產業從傳統的港口運營逐漸向中上游的產業集聚,形成臨港產業和海洋經濟發展的耦合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