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來源: 閃電新聞 發表時間: 2025-09-09 17:15
志合者,不以山海為遠。
2025海洋合作發展論壇今天上午在青島開幕。本次論壇以“從蔚藍到未來——發展可持續海洋經濟,共建美麗豐盈的海洋”為主題,來自68個國家和地區的約700位嘉賓齊聚青島。這一盛會不僅是全球海洋合作的橋梁,更體現了中國在海洋治理中的責任擔當與青島作為現代海洋城市的戰略定位。
這是一場以海為名的國際盛會。
海洋孕育了生命、聯通了世界、促進了發展,對人類的生產、生活和環境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保護海洋是人類的重要責任。但在國際海洋新舊秩序轉型之際,國際形勢日趨復雜,傳統海洋問題與非傳統海洋問題不斷涌現,人類在創造巨大物質財富的同時也加速了對海洋資源的攫取、對海洋環境的破壞,打破了地球生態系統原有的循環和平衡,造成人與海洋關系緊張。
人與海洋關系緊張凸顯了構建海洋命運共同體的現實必要性。基于此,今年論壇吸引了更多國家參加,共有來自60多個國家和地區、近700名高層次嘉賓與會,通過交流經驗、深入對接,必將推進海洋高端裝備、海洋生物醫藥等海洋產業高質量發展,以及海洋生態保護修復、海洋觀測與預測等海洋治理能力提升,推動共建和平之海、繁榮之海、美麗之海。
豐富多元的活動體系,搭建交流合作廣闊平臺。
發展離不開交流互鑒,面對海洋的可持續發展、國際的協同合作、產學研的深度融合等話題,本屆論壇以全球視野,向海求新。本屆論壇采用“1+1+4+5”活動體系,覆蓋政策對話、產業對接與科技合作三大維度,開幕式上發布的《2025中國海洋發展指數》《粵港澳大灣區海洋生態狀況報告》等文件,為全球海洋經濟評估與生態保護提供了數據支撐,凸顯中國在海洋科學治理中的引領作用.
海洋城市市長對話會集聚多國政要,探討城市層面的海洋治理經驗;四大平行論壇則緊扣“海洋+AI”、航運可持續、生物醫藥及青年人才等前沿議題,展現海洋經濟與科技融合的新趨勢。例如,“智繪蔚藍”論壇探討人工智能在海洋資源開發中的應用,而“向海問藥”則揭示海洋生物醫藥產業的巨大潛力。
五項特色活動中,聯合國“海洋十年”生態修復成果對接會尤為關鍵,其通過技術共享推動全球海洋生態保護;同期舉辦的東亞海洋博覽會與機器人世界杯大賽,則打通了海洋科技展示與產業合作的鏈條。
積極推進海洋生態文明建設,彰顯山東智慧與責任擔當。
作為負責任的海洋大國,我國提出了海洋命運共同體理念,身為海洋大省,山東一直走在前。放眼齊魯海岸線,從蛟龍號搭載外籍科學家下潛開展首次大洋國際共享航次,到捷龍三號運載火箭承攬外星搭載發射,邁出國際化發射第一步,向海而行開放合作的道路上,一個個高能級海洋合作平臺加速成型,一大批涉海國際組織紛紛落戶,山東“藍色朋友圈”越來越大。從蔚藍,到未來,還需要一步一個腳印地走。面向未來,以海洋為紐帶,把握“一帶一路”倡議等重大機遇,共創經濟增長新空間、共建海洋合作新局面,山東一定能以高水平海洋強省建設助推構建海洋命運共同體,推動區域海洋事業發展繁榮。
潮起潮落,日夜更迭。合理開發利用海洋,發展海洋經濟,保護海洋生態環境,增進海洋福祉成為世界各國的共同期待。2025海洋合作發展論壇不僅是青島展示“藍色實力”的窗口,更是全球探索海洋可持續發展路徑的試驗場。從“蔚藍”到“未來”,這座海濱之城正以開放之姿,架起連通世界的合作之橋,為構建人類海洋命運共同體注入中國智慧。(文/李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