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位置:中國菏澤網(wǎng) > 美文美圖 > 正文
作者: 來源: 菏澤日報 發(fā)表時間: 2025-09-03 09:00
□ 崔軍峰
“假如我是一只鳥,我也應(yīng)該用嘶啞的喉嚨歌唱。”
1937年,日本侵略者的鐵蹄肆意踐踏著中國大地,那是一場慘絕人寰的災(zāi)難,讓中國人民陷在水深火熱中。老舍筆下的《鼓書藝人》,真實地描繪了大鼓書藝人方寶慶一家在抗戰(zhàn)中的苦難經(jīng)歷。胞兄寶森被日軍炸死,那慘烈的場景刺痛了每一個中國人的心。歷經(jīng)磨難,“他想要給孩子們唱上一段,可是心里直翻騰,開不了口”。
詩人艾青懷著對祖國和人民深深的熱愛,創(chuàng)作出了《我愛這土地》這首飽含深情的詩歌。每一個字,每一句話,都像是從他心底噴涌而出的熱血,傾訴著對祖國熾熱的愛。那嘶啞的喉嚨,不僅僅是鳥的歌唱,更是無數(shù)中華兒女在苦難中發(fā)出的吶喊。
哪里有侵略,哪里就有反抗。中國人民骨子里的堅韌和不屈,如同黑暗中的火種,照亮了前行的道路。“保衛(wèi)家鄉(xiāng),保衛(wèi)黃河,保衛(wèi)華北,保衛(wèi)全中國。”在中國廣袤的熱土上,反抗無處不在。扛起槍保家衛(wèi)國的戰(zhàn)士們,他們用滾燙鮮血染紅了大地;拿起筆喚醒人民的作家們,他們用熱情的文字感染了群眾,讓人們看到了希望的曙光。“我們?nèi)f眾一心,冒著敵人的炮火,前進!”他們都是民族的英雄,都是國家的脊梁。
“我要以帶血的手和你們一一擁抱,因為一個民族已經(jīng)起來。”經(jīng)過艱苦卓絕的抗戰(zhàn),我們終于趕走了日本侵略者。
魯迅先生曾言“我們從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為民請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這就是中國的脊梁。”抗戰(zhàn)時,他們是拋頭顱灑熱血的英雄。楊靖宇在冰天雪地中與敵人周旋,直至彈盡糧絕;趙一曼經(jīng)受嚴刑拷打堅貞不屈,英勇就義……新中國成立后,各條戰(zhàn)線上又涌現(xiàn)出新的英雄人物。“鐵人”王進喜,為了國家的石油事業(yè),不顧身體傷痛,跳進泥漿池攪拌;“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一生致力于雜交水稻研究,解決了無數(shù)人的溫飽問題;“縣委書記的榜樣”焦裕祿,在蘭考縣帶領(lǐng)群眾與風沙、內(nèi)澇、鹽堿地作斗爭,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在和平年代里,他們用無私奉獻,書寫了自己對國家、土地和人民的深愛。
愛國,早已融入了中國人的基因。端午節(jié),我們紀念屈原,就是紀念他的愛國精神。在這片土地上,經(jīng)過全國人民的不懈奮斗,我國已躍升為世界第二大經(jīng)濟體,一個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中國屹立于世界東方,人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不斷提升。
我生在中國,我愛我的祖國。今天,我想說:“假如我是一只鳥,我要用甜美的喉嚨贊美這土地。”愿祖國的明天更加繁榮富強!
人民網(wǎng) 新華網(wǎng) 央視網(wǎng) 中國網(wǎng) 光明網(wǎng) 中國日報 中青網(wǎng) 求是網(wǎng) 山東網(wǎng) 魯網(wǎng)
菏澤市政府網(wǎng) 菏澤文明網(wǎng) 菏澤市紀檢監(jiān)察網(wǎng) 燈塔-菏澤黨建網(wǎng) 菏澤長安網(wǎng) 菏澤廣電網(wǎng) 菏澤市教育和體育局 菏澤市自然資源和規(guī)劃局
中國徐州網(wǎng) 連網(wǎng) 鹽城新聞網(wǎng) 宿遷網(wǎng) 中國淮安網(wǎng) 蚌埠新聞網(wǎng) 阜陽新聞網(wǎng) 淮北新聞網(wǎng) 拂曉新聞網(wǎng) 中國亳州網(wǎng)
舜網(wǎng) 青報網(wǎng) 聊城新聞網(wǎng) 德州新聞網(wǎng) 濱州網(wǎng) 東營網(wǎng) 水母網(wǎng) 中華泰山網(wǎng) 東方圣城網(wǎng) 瑯琊新聞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