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王振宇 來源: 菏澤日報 發表時間: 2021-05-11 12:59
如今,行走在牡丹區高莊鎮,一幅幅產業發展、民生改善的美好圖景徐徐展現,這片希望的田野上正釋放著鄉村振興的無限動能。
土地流轉:“轉”出富民新天地
自2019年以來,高莊鎮高莊集村村民李東閃,不像以往一樣,苦守著黃土地“刨金”,而是把家里的5畝地,以一畝900元的租金流轉了出去,自己騰出手腳到城里務工。他說:“土地流轉后,即保證了原有的土地收入,又可以外出務工,有了兩份收入。”
曾經被農民緊緊攥在手心里、視為“命根子”的土地,如今正在高莊集村發生著這樣一場變革:2019年,村黨支部創辦了景運農資專業合作社,將村內土地進行整合,探索實施土地托管經營模式。越來越多的農民把自家的承包地,交付給合作社或龍頭公司經營,毅然告別土地,進城入廠務工。
“我們合作社不僅流轉了部分村內土地,還利用省派第一書記的扶貧產業資金購買大型農機,提供社會化農業服務。截至目前,僅靠農機就為村集體收入增加了70余萬元。”高莊集村黨支部書記李景運說。
今年春節前夕,景運農資專業合作社還拿出了20萬元資金,給高莊集村全村群眾購買了1萬斤的放心豬肉,讓大家享受到入股分紅的甜頭。
近年來,高莊鎮立足傳統農業鄉鎮實際,依托“一村一品”建設規劃,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大力推進土地流轉,走出了一條土地規模化經營、農業效益化發展的新路子。截至目前,全鎮共成立農資專業合作社12個,種植專業合作社10個,涌現出19個“一村一品”專業村,共流轉土地4.5萬畝,占耕地總面積的65.2%。
招才引智:產業發展謀新局
高莊鎮立足資源優勢、挖掘發展潛力,先后實施了招商“引鳳計劃”、創業“歸雁計劃”等措施推動產業升級,強力推進“設施農業+旅游”“美麗鄉村+景區”“旅行社+農產品”合作,堅持以“原產地特色+原材料加工”的消費驅動模式,推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落戶我們鎮智慧農業產業園的羊肚菌今年獲得豐產,畝收入5萬多元,為產業發展開創了一條新路子。”高莊鎮黨委書記張紹斌說。
牡丹區智慧農業產業園由北京有機地標綠色食品有限公司投資建設,該項目占地1500余畝,建設150個春秋拱棚,30個高標準保溫拱棚,主要種植羊肚菌、太空韭菜、枸杞等名貴食材。園區所有產品按照有機標準種植,從田間到餐桌,全程可追溯,成功打入高端農產品市場,提高了產品附加值,實現由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一產向一二三產融合發展的過渡。
從當初的“北雁南飛”到現在的“群鳳還巢”,高莊鎮吸引了一大批有能力、有條件的在外務工人員返鄉創業,真正實現從“輸出一人、致富一家”的“加法”效應,向“一人創業、致富一方”的“乘法”效應轉變。
夯實基礎:扮“靚”鄉村發展路
近年來,高莊鎮將完善農村基礎設施、改善農村人居環境作為實現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機銜接的重要內容,堅持不懈傾力實施,讓一個個設施完備、生態宜居的美麗鄉村呈現在曹州大地上,奏出了昂揚有力的鄉村振興進行曲。
“在積極發展高效生態農業的過程中,我們不斷加強農業產業基礎設施配套。”張紹斌說。
高莊鎮進一步完善了全鎮的交通網絡,“五橫五縱”交通局面初步形成。此外,南華路的修建,聯通了高莊鎮綠色農耕文化與圈頭紅色文化,進一步挖掘了紅色文化資源,豐富了全域文旅小鎮的內涵。
與此同時,2020年以來,高莊鎮投資近400萬元,新修道路12公里,提升改造溝渠12公里,農田水利設施得到極大改善,打造石劉、孫樓、大石莊3處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廣場。修建安全文化廣場2處,近萬名群眾參與體驗安全教育;全鎮新增綠地公園4處,總面積近1萬平方米……
下一步,高莊鎮將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總遵循,全力抓好各項目標任務落實,確保實現“十四五”良好開局,全力推進經濟社會在新時代中開啟新征程、續寫新篇章。 記者 王振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