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仝志華 來源: 菏澤日報 發表時間: 2025-04-07 09:15
近年來,我市把電商經濟作為激活市場、撬動消費的“關鍵變量”,成功創建全國電子商務示范城市。2024年,全市網絡零售額增長12.5%,居全省第三位,帶動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 6.6%,居全省第五位……古老而又朝氣蓬勃的菏澤,正以數字經濟為畫筆,勾勒出一幅鄉村振興的壯美畫卷。近日,全省農村電商助力鄉村產業發展推進會在曹縣召開,來自省直部門、各市代表及電商龍頭企業負責人,深入曹縣電商核心區調研,探尋以數字密碼解鎖鄉村振興的方案。
從“草根經濟”到“國潮標桿”
與會人員走進曹縣大集鎮孫莊村電商服務大樓,琳瑯滿目的漢服如云霞綻放,四層教育區的直播培訓聲此起彼伏。這個投資900萬元建成的產業樞紐,記錄著一個傳統農業縣的逆襲之路:作為山東省唯一入選全國農村電商“領跑縣”的曹縣,在“抖音電商金產地計劃——馬面裙”活動中,114家漢服店鋪20天創下1200萬元銷售額,展現了傳統文化與現代消費的深度融合。
曹縣電商經濟的崛起,始于一場“草根逆襲”。2009年,大集鎮農民任慶生夫婦的淘寶店鋪賣出第一單影樓服飾,這聲“叮咚”的消息提示音,猶如星星之火點燃了曹縣電商的燎原之勢。歷經15年發展,如今的曹縣已擁有21個“淘寶鎮”和181個“淘寶村”,實現鎮域全覆蓋;漢服企業占據全國市場份額的50%以上,原創設計占比超90%。2024年網絡零售額突破87.5億元,點亮了全國首個“中國原創漢服生產之都” 的金字招牌。曹縣人用敢闖敢試的精神,完成了從傳統商貿到數字經濟的華麗轉身。
“我們通過‘設計+培訓+直播’三鏈融合,讓傳統手工藝煥發新生?!睈墼苽}漢服基地負責人向與會人員介紹,這個總投資5.3億元的產業平臺,已培育出300余名直播運營人才,年交易額突破15億元,獲評“山東省青春社區”示范項目。如今,愛云倉漢服基地的設計師與主播晝夜接力,將投資轉化為經濟效益,成為全國漢服展銷的“風向標”。
四階蛻變的化蝶之旅
在e裳小鎮數字經濟產業園,京東云的技術團隊正在調試產業大數據平臺?!斑@個系統能預判未來三個月的流行趨勢。”技術人員介紹,數字化賦能讓傳統產業有了“智慧大腦”。
曹縣電商的發展并非一帆風順,而是跨越了“四座大山”,方才化繭成蝶。
上世紀90年代的家庭作坊時代(電商1.0),村民還只能肩挑背扛地去推銷影樓布景。而到了2009年,電腦的“叮咚”聲,開啟了一扇全新的大門,讓村民看到了電商的潛力。
前店后廠模式(電商2.0),愛云倉漢服基地全國首臺海爾“卡奧斯”數字化柔性生產線投入運營,生產效率提升了50%。政府通過光纖改造、物流入駐、園區建設等舉措,推動“網店+工廠”集群發展。
特色小鎮戰略(電商3.0),e裳小鎮數字經濟產業園AI設計企業隨機種子正借助算法生成精美的漢服紋樣。政府成立電商服務中心,規劃建設16個電商產業園,構建“線上+線下”雙軌服務體系。2024年“曹縣漢服”App正式上架,整合研發、生產、銷售全鏈條。
數智融合時代(電商4.0),曹縣與京東、抖音等平臺深度合作,實現直播數據實時排產,跨境電商業務突破12.5萬標箱。
物流動脈激活鄉村“數字心跳”
曹縣公共物流服務中心內,智能分揀線如琴弦般躍動。日均75萬件的物流吞吐量中,30%是蘆筍、粉條等農副產品“觸網”出村的成果。極兔、中通、韻達的傳送帶晝夜不息,支撐起“快遞進村”95%的上門取件率,破解“最后一公里”梗阻。2024年六一期間單日發件量突破100萬件,印證了鄉村物流的爆發力。
“我們正在構建‘1+3+N’物流體系。”曹縣公共物流服務中心負責人表示,今年5月1日前將開通徐州、鄭州、濟寧分撥路線,年內新增廣西專線,實現“今發明達”,讓我市特色產品更快走向全國。
2024年,我市網絡零售額突破307.3億元,其中農村電商交易額以199億元穩居全省第三位。這一成績的背后,是漢服、農產品、鮮切花等特色產業“云端突圍”的集體發力:京東、淘天等頭部平臺深度合作的戰略紅利持續釋放,“抖音電商金產地計劃”單場活動帶動百萬元級爆款誕生;而“快遞進村”工程的全面落地,讓辣椒、粉條等30余種農特產通過物流動脈走向全國,僅“沃!東明”“單養千秋” 等縣域公共品牌便拉動12.7%的農村網絡零售增長。
織就鄉村振興數字經緯
在政策創新領域,曹縣推出的“漢服一件事”改革將企業辦事環節從9項壓縮至1項,專利申請周期縮短94%;物流體系方面,投資6000萬元的電商物流中心日處理百萬快件,實現“村村通快遞”;文化融合層面,在黃河故道濕地風景區,游客身著曹縣漢服沉浸式游園;在故宮、大唐不夜城等180家景區,曹縣漢服體驗店日均接待超2萬人次。2024年,“著我華裳游齊魯”活動簽約40余家景區,文化旅游收入突破10億元。
曹縣這種全鏈條生態構建催生出“四梁八柱”的產業格局:東部漢服產業集群帶動30萬人就業,北部工藝品、西部板材、東部寵物用品板塊協同發展;智慧農業覆蓋80%麥田,牡丹產業綜合產值達130億元;“黨建+807”工程落地1319個產業項目,村集體收入年增3700萬元。
站在新起點,曹縣正以“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為主線,打造“中國北方電商中心城市”。鄉村振興需要更多“曹縣模式”,我市正擘畫更宏偉的藍圖。2025年,我市計劃實施“六大工程”,培育優質電商企業,建設多功能產業園;推進“數商興農”,打造農特產品品牌;發展直播電商新業態,深化校企合作;推動電商與快遞物流協同發展,暢通城鄉流通;實施人才引育工程,推廣“以賽代訓”模式;提升電商生態,打造縣域產業集聚區。
黃河故道的春潮拍打著千年堤岸。從家庭作坊到智能工廠,從田間地頭到云上市場,我市正以電商為舟,在數字經濟的浪潮中破浪前行,為新時代鄉村振興書寫著菏澤的時代答卷。
記者 仝志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