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來源: 菏澤日報社 發表時間: 2022-07-22 15:57
1949年距今已73年,悠悠歲月,滾滾紅塵,我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高樓林立,車水馬龍,人們穿梭于鋼鐵森林之中,模糊了四季變化。然而,在田野中,在山林間,在江河湖泊里,收獲如約而至。1949年的5月末6月初同2022年的并沒有什么區別,都是麥收時節,谷糧欲滿倉。
1949年6月3日的《人民日報》有一則名為《冀魯豫大部地區進入麥收》的電訊,這則電訊提到五月下旬冀魯豫七個專區已陸續進入麥收,只有“三專區因去年雨大水多,播種較晚,尚需四五日后才能收割”。在此之前,各地都出臺了多種措施為麥收保駕護航,比如建立治安委員會、制定公約、打更巡邏,為群眾解決勞畜困難、擁軍代收等。
電訊最后提到“不少地區因去年播種較遲,今春缺雨,及四月上旬天氣突寒,有的麥子又生黃疸,估計麥子要減收”,但因為“現尚難具體估計”,但為了圓滿完成搶收任務,各“行署、軍區及各專縣區機關”都積極動員起來,組織人員全力投入到助收工作中去。 菏澤市檔案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