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來源: 菏澤日報 發表時間: 2025-08-27 09:20
開欄的話
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變爆發,日本軍國主義悍然發動侵華戰爭,給中國人民帶來深重災難。中國人民奮起反抗,經過十四年不屈不撓的浴血奮戰,打敗了窮兇極惡的日本軍國主義侵略者,取得了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
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勝利來之不易,菏澤一批英雄兒女前赴后繼地奉獻青春、拋灑熱血、付出生命。為深入宣傳菏澤抗日英烈的成長足跡、戰斗歷程與奉獻人生,大力弘揚偉大抗戰精神,本報即日起開設“菏澤抗戰英雄譜”專欄,敬請關注。
趙登禹(1898-1937),菏澤趙樓村(今魯西新區萬福街道登禹社區)人,自幼習武,性格剛毅。1914年,年僅16歲即投身馮玉祥部。他作戰勇猛,曾徒手打死猛虎,被譽為“打虎英雄”,因戰功卓著升至師長,后任第29軍109旅旅長。
1933年3月,日軍猛攻長城喜峰口。趙登禹臨危受命為前敵總指揮。他沉著指揮,巧妙避敵炮火,待日軍逼近時率部躍出,以大刀血肉相搏。戰斗中他左腿負傷仍堅持指揮,日軍寸土未得。11日夜,他裹傷組建“大刀敢死隊”,攀懸崖寒夜奇襲敵后營地,砍殺大量日軍,繳獲大炮18門及大批車輛、槍械,并燒毀敵人大批輜重糧草,取得“喜峰口大捷”。此役令日軍膽寒,趙登禹“抗日虎將”的威名四海遠揚。音樂家麥新以大刀隊的事跡為原型譜寫了著名抗日歌曲《大刀進行曲》。戰后,趙登禹晉升132師師長。
1936年,已升中將的趙登禹回到闊別20余年的家鄉,挨戶走訪鄉親,資助困難家庭。他回母校看望師生,勉勵學生奮發讀書、保國衛民,并捐款為全校學生置辦新衣及書籍。
1937年“七七事變”后,北平危急。7月28日,趙登禹在南苑指揮部隊抗擊日軍。面對敵機大炮狂轟濫炸,他一手持槍、一手揮刀,率部將日軍擊退500余米,身負重傷仍斗志昂揚。在奉命向大紅門集結反擊途中,遭日軍火力封鎖。在黃亭子附近,他身中數彈,壯烈犧牲,年僅39歲。臨終前囑托傳令兵:“告訴老母親,兒子為國死了,也算對得起祖宗!”
此役,佟麟閣、趙登禹兩將軍殉國,舉國同悲,國民政府追贈二人為陸軍上將。抗戰勝利后,北平命名“趙登禹路”“趙登禹大街”以志紀念。1952年6月,毛澤東同志親自為趙登禹等三位抗日英烈簽發烈士證書。2004年,趙樓村更名為“登禹社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