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李春潤 來源: 菏澤日報 發表時間: 2021-01-08 09:58
趙娟的“齊魯工匠”不是筆者隨便賦予的,是2018年山東省食品協會授予的。這源于她30多年如一日,在白酒釀造領域兢兢業業、認真苦干、一絲不茍的工作態度和精神。
今年51歲的趙娟,1988年開始進入白酒釀造領域從事質檢工作,2007年被菏澤一家酒廠聘為總工程師,負責酒體設計、質量檢驗和生產工藝把控等白酒生產全面質量檢測。
10多年來,她始終堅持以工作為重,心里時刻裝著沉甸甸的責任感。用她的話說:“沉下心來干,穩下心來一直干。工作沒有好不好,只有認真不認真。”她正是用這種工匠精神,在白酒釀造行業取得了一個又一個佳績。
酒體設計是把控白酒質量的重中之重。這項工作從白酒一出窖池就開始了。首先是對酒體進行品鑒,把酒分開等級。這個廠有2000多個盛酒的陶缸,對每一缸酒都要品出它的特性和風格,并為之貼上標簽、記錄在冊,然后分類存放在不銹鋼儲酒罐中。品酒時間長了,趙娟的舌根慢慢變黑,有時味覺也麻痹了。出現這種情況,她會停上兩天,等恢復了味覺,接下來再品。
在她的工作室里,擺放著200多個樣品瓶,這是近兩天品鑒的白酒,上面記錄著每個樣品的香氣、舒適度、優雅、細膩的程度。這讓筆者感覺到了喝一杯上乘白酒的不易。品酒不是目的,而是用不同風格的酒勾調出符合消費者需要的優質酒體。這就是好酒與孬酒的區別之處。勾兌酒體是一個復雜的過程,需要反復品嘗,調整幾種酒的比例,最終調出滿意的酒香。
質量檢測是考驗一個釀酒工程師工作嚴肅性的重要一環。趙娟說:“質檢靠認真。”幾個普通字符道出了質檢的真諦。她抓質檢首先從原材料做起,對進廠的原料、包裝材料嚴格按照標準檢測,不合格堅決退貨。其次,掌控好釀酒窖池的各項工藝參數。她經常深入車間察看,與釀酒老師進行探討,根據季節環境適時調整釀酒的溫度和濕度,確保出池的原酒達到標準要求。
作為釀酒工匠,她從不滿足當下的現狀,更沒有沾沾自喜。2010年,她把視野瞄向了人們喜好的,北方釀酒的空白——醬香型白酒生產上。這一切都要從零開始。首先她和廠里幾名技術人員南下取經,足跡遍布茅臺、郎酒、習酒等醬酒生產廠家。但回來試產后,釀出的酒達不到口感要求,各項指標也相差甚大。趙娟陷入深深的思考中,她一遍又一遍分析各種數據參數,從多方面查找原因,最終得出:菏澤屬于平原,與南方緯度不同、海拔有異,氣候、溫度、濕度差別較大。
否決別人,就意味著要闖出自己的新路。趙娟帶領技術人員,根據菏澤的水土、氣候、溫度、濕度、環境等條件,開始研發適合本地的醬酒生產技術。經過無數次實驗,終于研制開發出自己的生產工藝——“11765”。即:一年一個大周期,一次投料,7次蒸煮,6次發酵,5次取酒,并且要儲存5年以上。有了自己的專利,便有了北方醬酒的醬香突出、陳香幽雅、酒體醇厚柔和、回味悠長、空杯留香持久的美酒,成為北方醬酒的引領者。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趙娟就是憑著一股永不言棄的精神,默默無聞、立于創新、深耕于釀酒行業,為白酒生產貢獻出自己的聰明才智。因而,被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評為“國家一級品酒師”。
文/圖 通訊員 李春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