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張慧 來源: 菏澤日報 發表時間: 2025-09-08 09:02
“部分惠企政策精準推送不足,市場主體對申報流程和條件不熟悉,請問將采取哪些措施推進‘免申即享、免審即批’?”市人大常委會委員王本現的提問開門見山,直指企業關切。
面對這一提問,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有關負責人劉志飛現場答復:“我們將持續優化市政策兌現平臺功能,強化政策上線運行,完善‘政策找人’機制,加大宣傳力度,讓更多符合條件的企業及時享受到惠企政策紅利。”
問答之間,沒有穿靴戴帽的客套,只有直奔主題的坦誠。
這是日前召開的市人大常委會聯組會議專題詢問《菏澤市優化營商環境條例》貫徹實施情況現場的一幕。會上,副市長馮艷麗帶領11個市直部門負責人和市法院有關負責同志到會應詢,回答市人大常委會委員的提問。
當天召開的市二十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八次會議上,首次探索運用“聽取審議專項工作報告+專題詢問”綜合監督模式,在聽取審議市政府關于貫徹實施《菏澤市優化營商環境條例》情況的專項工作報告后,以常委會聯組會議的形式依法開展專題詢問。這是市人大常委會圍繞重大議題開展綜合監督、剛柔并濟打好監督“組合拳”的又一次創新實踐,有力推動了人大監督工作向縱深推進。
這場專題詢問的背景,是一部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地方性法規——《菏澤市優化營商環境條例》的出臺。
“優化營商環境立法是市委、市政府重點關注的工作。”市人大常委會法工委負責人介紹,制定這部條例就是以立法形式助力優化營商環境的重要體現。
近年來,市委把優化營商環境作為全市“四個突破”之一,高位謀劃,整體布局,縱深推進。市人大常委會緊緊圍繞服務全市發展大局,充分發揮立法的基礎性引領保障作用,把優化營商環境立法擺到重要位置,及時制定出臺了《菏澤市優化營商環境條例》,于2024年5月1日正式實施。
條例制定過程中,充分踐行了全過程人民民主。市人大常委會充分發揮在立法工作中的主導作用,廣泛征求社會各界意見。通過召開座談會、論證會、發布公告等多種形式,征求立法研究服務基地、基層立法聯系點、立法咨詢員和社會公眾的意見建議,同時向600余名市人大代表發放條例征求意見稿,對代表提出的意見建議逐一研究論證、合理吸納。
這是我市自2015年獲批地方立法權以來,首部提請市人民代表大會全體代表審議通過的實體性地方性法規,也是全省首部在市人民代表大會上表決通過的優化營商環境條例。
條例的頒布實施,凝聚著市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廣大人大代表以及各有關部門、單位的共同心血,系統總結固化了我市優化營商環境的實踐經驗,有針對性地進行了制度創新。在宣傳貫徹實施方面,首次就新出臺的單項條例在全市層面召開宣傳貫徹實施大會,首次配套制定31項實施細則,將重點任務逐一分解到31個部門、10個縣區,推動條例全面落地見效。
“經過一年多的有效實施,條例為全市營商環境優化提供了堅實有力的法治支撐,發揮了引領保障、規范約束、破解難題的積極作用,確保各項惠企利民舉措在法治軌道上更高效推進。”市人大常委會法工委負責人說。
詢問是憲法和法律賦予人大常委會的法定職權,專題詢問則是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的具體行動和重要抓手。
為確保專題詢問取得實效,今年5月,市人大社會建設委開展了前期調研,深入了解條例貫徹實施情況,并征集到專題詢問問題與意見建議168條,為專題詢問的有效開展夯實了基礎。
“《條例》第三十五條對涉企檢查有明確規定。部分企業反映,仍存在‘多頭檢查、重復檢查、隨意檢查、任性檢查’等問題,請問在全面推行‘雙隨機、一公開’監管的基礎上,將如何進一步規范涉企行政檢查?”市人大常委會委員王旭望發問。
“今年以來,針對行政檢查不規范、多頭檢查、多次檢查等問題,市司法局開展規范涉企行政執法專項行動,涉企行政檢查頻次同比下降30%以上。針對個別行政執法部門和執法人員應用‘一張網’平臺自覺性不足、部門間檢查結果互認共享不暢等問題,市司法局將嚴格按照《條例》要求,持續壓緊壓實工作責任,抓好問題查糾整改,全力推廣應用‘魯執法’平臺,全方位規范涉企行政檢查行為,深入推進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努力為企業營造更高水平的法治化營商環境。”市司法局局長惠彥超應答。
問答環節現場氛圍嚴肅,十個問題接連拋出,個個直擊營商環境痛點難點。
“《條例》第十七條規定,政務服務事項應當依法依規納入一體化在線政務服務平臺,實行‘一網通辦’。但是目前還有部分市直部門業務尚未進駐市行政審批服務大廳,影響了審批服務質效,企業、群眾的體驗感不足。請問,如何進一步推進‘一網通辦’和落實‘高效辦成一件事’?”
“法院系統應如何加大執法力度,提高執行到位率,保障企業合法權益?”
……
應詢人坦誠作答,不回避矛盾、不遮掩問題,提出了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
現場詢問、當場作答,一來一往的問答間,不僅在思想上達成高度共識,更凝聚起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合力,也讓人大監督工作的剛性與力度盡顯。
近年來,通過市政府及有關部門、單位的共同努力,我市營商環境更趨開放有序、公平高效,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菏澤市優化營商環境條例》出臺實施后,在法治引領下,全市營商環境持續向更優方向邁進。
曹縣搶抓產業數字化和“互聯網+經濟”風口,堅持政府搭臺、企業“唱戲”,強化全鏈條要素保障,推動農村電商異軍突起,漢服產業指數式增長,迅速成長為“中國最大的原創漢服產業集群”。
菏澤魯西新區聚焦招商引資項目落地前需跨域進行手續辦理的“路程遠”“往返難”“跑腿多”等痛點難點問題,深化改革創新,推出“內優外聯”助力企業跨域易辦、“極速審批”助力企業跨域快辦、“數智賦能”助力企業跨域智辦系列舉措,不斷提升企業跨域遷移、投資、經營便利度,累計精準服務跨域遷移企業1126家,事項辦理時限壓縮88.5%,提供主動服務600余次。
單縣人民檢察院找準司法服務的切入點、著力點,聯合單縣人大常委會成立“單縣營商環境監督服務中心”,打造“益企安商”品牌,暢通企業涉法訴求表達和救濟渠道,做實檢察建議與代表建議的銜接轉化,做實做優優化營商環境舉措,收集線索53條,解決問題30余個,追贓挽損3000余萬元。
從一件件真實案例中,能真切感受到市委、市政府在優化營商環境工作中的堅決態度和務實舉措,也能清晰看到我市營商環境的新飛躍。
“人大監督是代表人民進行的監督,目的是推動市委決策部署落實、推動法律法規有效實施、推動‘一府一委兩院’改進工作。這次專題詢問問題找得準、原因分析透、建議提得實,達到了預期效果。”市人大常委會主任王磊在總結講話時說。
會議接近尾聲,到會應詢的市直部門、單位負責人紛紛表態,將以此次專題詢問為契機,進一步查找問題、改進工作、壓實責任,推動《菏澤市優化營商環境條例》全面有效貫徹實施,讓企業和群眾感受到實實在在的變化。
會后,市人大常委會將繼續跟蹤監督詢問問題的整改落實情況,推動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
隨著《菏澤市優化營商環境條例》的深入實施和人大監督的持續發力,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一流營商環境正在菏澤加速形成,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源源不斷地注入強大動力。
記者 張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