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位置:中國菏澤網 > 鄉村全面振興 實現同步小康 > 正文
作者: 周天宇 來源: 發表時間: 2020-05-21 09:29
近來,單縣龍王廟鎮劉土城社區重拾四十年前“夜聊”模式,開啟新時代“鄉村夜話”。通過市、縣、鎮、村“四級”書記積極宣傳政策“推一把”,社區議事協商逐步走上規范化軌道,社區兩委班子戰斗力影響力顯著增強,困擾基層政權組織的“難點”、“堵點”問題迎刃而解 ,逐步探索出一條新時代基層組織自治管理新路徑。
5月8日上午,雖然剛下過中雨,劉土城社區居民王繼崗卻沒有閑著,在自家大棚里拾掇西瓜。僅僅幾天時間,困擾他的擴大西瓜種植資金缺口便有了著落。
“鎮政府已聯系中國農大專業團隊對其進行技術支持,相關部門已協助辦理經濟合作社,并將協調縣相關部門進行資金扶持。”鎮宣委樊倩倩告訴記者,這主要得益于他在“鄉村夜話”上的“訴苦”。當時市、縣、鎮、村“四級”書記都在夜話現場,市委書記張新文親自到場給予支持,在縣委書記穆杰關注下,該村擬規劃西瓜市場位置也已敲定。
在“鄉村夜話”上,群眾提出事由后,社區經過充分考慮,采取共商共治,積極引導群眾集思廣益,再加上鎮縣及市領導關注,一年多來,有100余件實事落實到位。
劉土城社區居民眼中的這個“村民論壇”從2018年初開始,已堅持兩年半時間。
“參加鄉村夜話,我們和干部坐在一塊拉呱說事。干部聽我們說心里話,給我們辦實事、解難題,俺心里即舒坦又熱乎!剛提出來想做大采摘園想法后,社區兩委第二天就幫我申報注冊家庭農場,爭取政策扶持。”王繼崗對此很認同。
40多年前,魯西南農村群眾就有在夜晚聚在一起“拉呱說事”的習慣。近兩年,劉土城社區重拾這一傳統,由鎮村干部組織村民利用晚飯后的時間,圍繞村容村貌、村內事務,共同商量解決辦法,推動基層難題解決和各項工作落實。社區黨支部書記劉洪啟告訴記者。
“前些年,縣里搞城鄉環衛一體化,并且進行評比。原來自我感覺不錯的劉土城社區卻落到全縣倒數第一,被通報批評,當時頓感‘臉被打一般’。為迅速扭轉被動局面,改變村民陋習,在駐村各級機關干部幫扶下,兩委班子夜色中召集全村群眾共同商議,決心集思廣益,發動群眾打一場垃圾分類反擊戰,得到多數群眾積極回應。”劉洪啟說,“依托垃圾分類作為突破口,率先成立街長管理團隊、垃圾分類志愿者服務隊,教育培訓、鄉風文明政策宣傳和精準扶貧一系列服務隊隨后相繼成立,并著力打造家風建設、移風易俗及村風建設等新時代文明實踐九大配套工程,制訂服務流程和內容清單。”
為鼓勵村民積極參與,在縣委宣傳部、縣文明辦助推下,劉土城社區還組建文明實踐銀行,舉行餃子宴等活動。還成立講師團、垃圾分類講解員和志愿者隊伍,宣傳黨的政策,群眾積極性大為提高,形成家家支持和共參與局面,大力改善人居環境,加快美麗鄉村建設,為城鄉環衛一體化蹚出一條新路子。
中央黨校劉忱教授調研后感言:“沒想到在大城市都難以做到的垃圾分類,居然在這個偏僻小村莊做好了!”
市、縣、鎮民政部門多次到劉土城社區指導村委會規范化建設,并實地走訪調研,與村干部和部分群眾進行座談交流,發現和培養村中能人。通過依法選舉,選優配強,把為公意識、經濟意識、領導意識極強的劉洪啟選為黨支部書記,實行書記主任一肩挑,強化村兩委戰斗力,奠定堅實組織基礎。
“實踐證明,通過鄉村夜話,劉土城農村社區自治管理有了一個平臺,形式簡單又接地氣,群眾參與度高,而居民發展經濟及維護穩定和諧的意愿很強。既激發居民參與積極性,又弘揚社會主旋律,實現雙贏局面!”市民政局局長趙斌說。
“鄉村夜話”充分考慮到農村實際,沒有繁瑣程序,簡單務實、便于操作。他們一般選擇在晚飯后時間,在村民經常閑聊聚集地召開,一張方桌,兩壺清茶,幾把條凳,干部群眾圍團而坐,干部宣講各項政策、制度,傳達新思想新理念,群眾發表建議、交流想法,共商鄉村治理之策。而這個“村民論壇”,村民發言不用“打草稿”,說話常是“粘著泥土”“冒著熱氣”。村民借助平臺發聲,由“單向聽”變“雙向說”,由“被動知”變“主動做”,群眾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為社區事業發展出謀獻策。而領導干部們下高樓、出深院,依托“夜話”,俯下身子問需于民、問計于民。更重要的是,社區借助“鄉村夜話”這個平臺真正實現自治管理——自己解決自家的問題。
龍王廟鎮黨委書記劉輝是“鄉村夜話”座上賓,他感受頗深:“‘鄉村夜話’是奔著解決實際問題而開,群眾發言說的都是真心話,講的都是實際問題,提的也都是實打實建議,從而激發出他們‘主人翁’意識,有效保障群眾知情權、參與權、決策權和監督權。”
社區兩委日常管理中無形增加諸多工作壓力。為此,劉土城社區還加快健全社區自治管理規范化進程,財務公開、政務公開,社區重大事項民主議事協商,讓群眾真正成為社區主人,公開透明,既化解矛盾,維護了和諧,又促進社會穩定,實現社區治理“雙豐收”。
記者 周天宇 通訊員 趙建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