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姜培軍 來源: 牡丹晚報 發表時間: 2020-07-08 15:17
中國菏澤網消息(記者 姜培軍) 今年山東高考語文科目使用全國新高考Ⅰ卷,針對新冠肺炎疫情,要求考生根據材料,以“疫情中的距離與聯系”為主題,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7月7日,牡丹晚報全媒體記者采訪了菏澤的一些老師,他們認為今年高考作文非常接地氣,人人有話說,但出彩不容易。
“疫情中的距離與聯系”將重大事件巧妙融入高考試題,引導學生結合自身體驗,深入思考在面臨重大災害時,青年人應該承擔的使命和責任。“今年高考作文非常接地氣,選擇了重大的社會熱點問題,距離學生非常近。”菏澤一中宏志部語文教師高同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這篇作文的主題是距離和聯系。距離指的是人與人之間的空間距離,而這個距離在實際生活中又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心理距離。新冠肺炎疫情來臨時,全國上下支援武漢,事實上拉近了全國人民之間的心理距離。”
高同認為,學生有話可說,有東西可寫,但是出彩不容易、寫出新意不容易。“這篇作文實際上是考察學生的生活積淀和語言積累,平時善于思考、善于積累的學生才能寫出好作文。”高同說,“這篇作文非常能考察學生的語言基本功和人文積淀。”
“對于這篇作文,菏澤一中學生應該有非常強的熟悉感。”高同說,“對于這種重大的社會熱點問題,我們非常關注,我們的學生不止一次訓練過此類題材的作文,從素材到思想認識都有大量的訓練,學生寫起來應該得心應手。”
菏澤學院中文系教授邵子華認為,今年高考作文題目出得好、人人有話說,但是有難度、想得高分不容易。“相信這個作文,每個學生都有話說,有東西可寫,因為每個學生都經歷了這次疫情,無一例外,再加上平時新聞媒體、家長、學校傳遞的各種信息,每個人都積累了一定的素材。”邵子華說,“但是這種作文很容易讓人思維趨同,很容易沿用現行話語和思維,很容易落俗套,很容易寫成千人一面。得高分不容易,拉不開距離。”
“具體到這篇作文,要扣緊距離是什么、聯系是什么。距離是人與人之間的空間距離,抗擊疫情、拒絕傳染,人與人之間要保持一定的物理距離。聯系是人與人精神上、心理上、感情上的聯系。這個要界定清楚。”邵子華說,“此外,距離不能割斷聯系,疫情反而加強了聯系,消除了距離。很多原來互不相干的人,通過疫情建立了聯系。比如山東人、菏澤的醫務工作者可能原來與湖北沒有什么聯系,疫情期間冒著生命危險去支援湖北,與湖北人民就建立了血濃于水的聯系。”
邵子華認為,這篇作文很容易走的一個路子,就是唱贊歌、喊口號,考生落筆要超越事件本身。要思考到,面臨共同災難時,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甚至全人類要攜手共進、并肩戰斗,作文立意要上升到民族甚至人類的境界、情懷。
“寫好這篇文章,一方面需要基本功,另一方面要界定好距離和聯系的關系,內在邏輯是什么。如果能上升到家國情懷的高度,就可以評為一類卷。”邵子華認為,就這篇給材料作文而言,比較容易寫的還是議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