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蘇成華 來源: 菏澤日報 發表時間: 2021-05-15 09:43
近日,巨野縣麒麟鎮南曹社區36歲的年輕人曹金強,在社區兩委換屆選舉中,全票當選社區黨委書記。2014年,曹金強回鄉創業辦起了四星級農家樂,在他的帶動下,全村很快發展起60余家農家樂經營戶。近年來,巨野縣年輕人返鄉創業成為一個新趨勢,他們或競選當村官或領辦合作社、辦企業,還有一大批青年人選擇在家門口就業,為鄉村振興注入了新鮮血液,增添了新的動力,點燃了新的希望。
故鄉的泥土分外芬芳
鄉村振興不能沒有年輕人的參與,更需要曹金強這樣年輕有為的“領頭雁”。
2018年,曹金強當選為村黨支部書記后,不斷大膽探索,在原有的香醇鴨養殖和光伏發電產業的基礎上,又逐步發展了青山羊、黑豬、牛蛙、種鴨養殖孵化及有機果蔬種植等產業,形成了農工貿一體化、產加銷一條龍的生產經營體系。全村先后成立了巨野韻綠、恒業惠生等4家農牧業有限公司、7個農民專業合作社、流轉土地1400畝,農民人均年純收入達到1.5萬元。并大力培育龍頭企業——洪江種鴨養殖場,發展訂單式農業+觀光式農業,積極推廣“龍頭企業+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經營模式,變過去分散、粗放的種植、養殖模式為農業產業用地規模化、集約化生產模式,提高農業產業化水平。
在曹金強的帶動下,南曹村在外務工的34歲的青年人劉昌更2019年回村辦起了青山羊養殖專業合作社。在外打工的退伍軍人王成群,回村利用光伏板下的閑置土地種植了120畝的“皇后菜”,畝均收益達萬元以上。
故鄉的發展鼓點鏗鏘
核桃園鎮利用封山禁采廢棄的水泥制造廠、石灰煅燒廠遺留下來的閑置廠房,打造了金山返鄉創業園區,通過招商引資“騰籠換鳥”,先后有10個項目進駐園區。不僅吸引本地在外務工青年返鄉就業,還引來周邊縣市的青年人來打工。
巨野縣農業農村局局長張天棟介紹,脫貧攻堅期間,巨野縣整合4.3億元扶貧資金,培育扶貧產業園8個,培育扶貧工廠56個,輻射全縣500多個村莊,不僅讓貧困群眾順利脫貧,還讓1.2萬人實現在家門口就業,其中年輕人占80%。
巨野經濟的快速發展和城鄉面貌的極大改善,是在外務工經商的巨野籍年輕人回鄉創業就業的源動力。近年來,巨野縣的高端化工、新材料、新能源等新興產業迅速崛起。去年,巨野縣新增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11家,在菏澤市排在第一位,新增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3家,數量位居全省第一。今年一季度,全縣招引落地過億元項目17個,計劃總投資117.2億元。在巨野縣三禛電器車間內,800多名線束裝配工人全部都是20至30歲的年輕人。巨野縣正從勞務輸出乙方,轉變為勞務接收的甲方。
故鄉的呼喚情真意切
與曹金強返鄉當村官不同,萬豐鎮曾莊村的陳春選擇的是返鄉創業。前幾年,陳春與老公在四川省甘孜州種植羊肚菌。2017年回老家過年探親,偶然發現野生的羊肚菌,說明家鄉的土質適合種植羊肚菌。于是她和老公商量把這項產業帶回家,帶動鄉親們一起發展。當年,陳春就租了50畝地,建了30個大棚,前后投資100余萬元。“土質好的能產到一千斤,鮮貨最低賣四十元一斤, 脫水的干貨一斤賣七八百元,最低也四五百元一斤。”陳春說。三年時間陳春在家鄉帶動羊肚菌種植面積已達500畝,2020年,陳春成立了萬豐鎮春蜜食用菌種植農場。今年,陳春打算自主生產羊肚菌菌種、營養袋,自主銷售,形成從生產加工到銷售一條龍的種植加工產業,沒有了中間商,鄉親們的收益會更高。
為鼓勵更多的年輕人參與到家鄉的鄉村振興,巨野縣對接我市“返鄉創業20條”,出臺了青年人返鄉創業的一系列鼓勵舉措,對返鄉創業的年輕人,在場地、資金、兒女就學等方面給予政策優惠。
巨野漂泊的“游子”,正陸續回到故鄉,為振興這片希望的田野,點燃新“引擎”。
通訊員 謝新華 記者 蘇成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