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李若生 來源: 菏澤日報 發表時間: 2022-03-31 09:12
“您好,我是牡丹區都司鎮西馬垓村婦聯主席馬慧梅,請問您是繼榮的媳婦嗎?咱村正在進行核酸檢測,請您盡快返回住所。”3月28日下午,牡丹區都司鎮西馬垓村黨群服務中心辦公室,馬慧梅一邊打著電話,一邊察看村民信息表。10張村民信息表、206條通話記錄、兩天時間,這一組組數據記錄著馬慧梅的生活。
西馬垓村是我市較大的回族村,全村共有4500多人,自接到上級核酸檢測通知后,馬慧梅和同事們就成了臨時“接線員”,她們需要與全村1000多戶村民逐一聯系,確認村民信息。在工作崗位上,馬慧梅事無巨細,通話時間經常是少則十幾分鐘,多則半小時,通話時間長了,難免會出現耳鳴、頭疼,但馬慧梅依舊堅守在“接線員”崗位上。兩天時間,206條通話記錄無聲地記錄了這一切。她總說:“事情雖然多,但總要干呀。”
因為核酸檢測需要登記二維碼,而西馬垓村老年人比例達到50%,許多老年人不會使用智能手機,馬慧梅就用自己的手機幫助老人注冊,并把家里的打印機拿出來,免費給老人們打印核酸檢測碼,為后續順利、快速落實疫情防控工作提供保障。在干好婦聯工作的同時,馬慧梅也是村里一名防疫志愿者,大家都覺得她已經很忙了,勸她不要參加防疫值班。她卻說:“現在正是缺人手的時候,大家都非常辛苦啊。我作為一名預備黨員,更要積極參加。”
馬慧梅常說,守好基層防疫“安全門”,離不開家人的支持。今年74歲的馬永彬是馬慧梅的父親,也是一名老黨員。疫情發生后,馬永彬就主動承擔起接送外孫和家里的后勤保障工作,全力支持女兒工作。
當記者問馬慧梅,今天工作忙完是不是能早些回家,馬慧梅嘴角不自覺地揚起了微笑:“能,今天我能早點去接孩子放學,讓孩子姥爺也歇一歇。”
疫情,牽動著所有人的心。面對疫情,像馬慧梅一樣奮戰在防疫一線的村(社區)婦聯主席,牡丹區共有525名。她們將初心寫在行動上,把使命落在崗位上,用真情筑牢疫情防控防線。 記者 李若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