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來源: 發表時間: 2025-06-23 15:25
齊魯網·閃電新聞4月30日訊 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山東廣播電視臺新聞頻道、閃電新聞聯合各市、縣(區)融媒,推出“聆聽歷史的回響”系列有聲讀物,展現在愛國主義精神激勵下,中華兒女為救亡圖存進行的英勇斗爭,英雄烈士和先進模范人物的事跡及體現的民族精神、時代精神。
前不久,大型舞臺劇《禹城大戰——最后的一戰》在禹城農耕文化博覽園劇場上演,引發社會各界強烈反響。今天,讓我們一起再次走進那場硝煙彌漫、驚心動魄的戰役,重啟歷史記憶,再燃信仰之火。
禹城位于津浦鐵路和惠聊公路交會處,是濟南以北的軍事重地,戰略位置非常重要。1945年8月15日,日本正式宣布無條件投降后,部分侵華日軍仍不甘心失敗,1945年10月到12月,山東省五大軍區之一渤海軍區組織兵力,向拒不投降的日偽軍殘部發起總攻。
12月27日,平禹縣委組織民兵攜帶100副擔架,隨同平禹縣大隊,配合渤海軍區主力部隊,在袁也烈代司令員指揮下,圍擊禹城晏城。當夜 12點,我軍將禹城包圍后,警備6旅第12 團在南門首先打響戰斗,并隨即爆破城門。朱耀華團長帶領第11團在北街消滅了兩個保安旅部。兩個團隨即向西發展,與敵人的濟滕中隊展開激戰。戰斗一直持續到拂曉,敵人一個不剩,被我軍全殲。此次禹城縣城之戰,共斃傷日軍17名、偽軍15名,俘獲日軍包括大尉濟滕在內的235人,并繳獲機槍、鋼炮、迫擊炮、小炮、長短槍等武器裝備。
禹城縣城被我軍解放了,但距離縣城5公里左右的禹城火車站還駐有近千名裝備優良的日軍。八路軍攻下禹城縣城后,曾派人到車站給日軍送通牒,命令這股日軍向八路軍投降,但日軍指揮官大隊長山谷自恃裝備精良,狂妄地予以拒絕,還對前往送通牒的八路軍戰士說,他率部奉命駐守此地,八路軍想繳他的槍,只管來較量。
面對日軍的蠻橫挑釁,我渤海軍區第四前線部隊調集特1團、特2團、騎兵大隊、警備6旅和禹城武工隊,于12月30日下午分四路向禹城車站進發,將拒不投降的全部日軍團團包圍。
在勸說無效下,我軍向敵人發起了強攻,渤海軍區第四前線部隊迅速打響了禹城火車站之戰。我軍警備6旅11團、12團分別在車站南面和東面向敵人進攻,與此同時,特1團、特2團在車站北面和西面沿鐵路發起強攻。特1團3營8連擔任主攻突擊隊。8連連長王清河帶領全連戰士,冒著敵人擲彈筒和迫擊炮的猛烈炮火,匍匐向前。當8連進入到車站日軍固守的大碉堡附近時,被日軍發現,于是碉堡上方和碉堡左右的日軍輕重機槍交叉掃射,擲彈筒、迫擊炮打得煙土彌漫,封鎖了8連前進的道路。
“不炸掉這個碉堡,我們過不了這一關,干掉它!”連長話沒說完,戰士紀明山就抱起炸藥包沖了上去。他還沒有到達碉堡,就被敵人擊中。戰士馬有年接著又沖了上去,躲過敵人的掃射,靈活地沖到碉堡前,把炸藥放在碉堡的門口,點著了導火索。只聽“轟”一聲巨響,碉堡里的敵人全被消滅。隨著我軍的火力壓制,剎那間,丁字路口附近,敵人的火力點、碉堡、街壘等全部被摧毀。經過一夜激戰,我軍斃敵50余人,大部分日軍被壓到票房子一帶。
12月31日黃昏,渤海軍區特1團、特2團和警備6旅第 11、12團向拒降日軍發起第二次攻擊。在我強大炮火轟擊下,敵人還沒有等到援軍,便放棄火車站,向濟南方向逃竄,結果這一撮逃竄的敵人,鉆入鐵路兩側我軍早已布下的伏擊圈。夜色之中,我軍將敵切成幾段,使其首尾不能相顧。部分殘敵拼命向濟南方向逃跑。這時,在鐵路西側曹莊一帶,渤海軍區騎兵大隊大隊長王焜帶領騎兵大隊奔襲而至,攔在敵人前面,與特1團、特2團互相配合、前堵后截,與敵人展開肉搏戰,殺得日軍橫尸荒野。特2團第1營教導員郭俊忱一看時機到了,便讓反戰同盟的日本朋友鈴木小郎再次喊話勸降。山谷大隊長此時已負傷,只好率殘兵繳械投降。禹城大戰,以我軍大勝結束。
1946年1月1日下午,日軍俘虜在我軍押送下經縣城離開禹城時,群眾圍觀,歡呼雀躍。至此,禹城縣全境解放。禹城大戰的勝利,把老百姓從日軍桎梏統治下解放出來,群眾歡欣鼓舞,到處傳頌渤海子弟兵解放禹城的功績。
據當時我軍前線戰報報道,禹城火車站之戰共斃敵120名,傷敵160名,俘敵500余名,繳獲重機槍6挺、輕機槍10挺、八二迫擊炮2門、擲彈筒18門、步槍500多支、汽車12輛,還有數量眾多的糧食、被服、子彈等。禹城大戰及外圍之戰共計大小戰斗20余次,收復禹城縣城及禹城、晏城火車站等敵偽據點20多個,日軍渡邊師團第131聯隊山谷大隊共1360余人全部被我軍殲滅。禹城大戰既是山東人民抗擊日本侵略者的最后一戰,也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對日軍的最后一戰,具有重要歷史意義。
資料整理:孟慧 王偉奕 郝愛印 周樹茂 禹城融媒 韓峰 司曉娟 蔡菲 秦園園 郭飛
配音及制作:孟慧 王偉奕 郝愛印